新闻媒体
金年会团购“到店”还是“到家”,餐饮暑期在抖音不做选择题
来源:金年会中国 发布时间:1970-02-25 浏览次数:4259

金年会  暑期,被很多餐饮人视为消费的“黄金档”——商圈人声鼎沸,奶茶店门口排起长龙,夜市的吆喝叫卖声不断。客流涌动、订单激增的背后,却是一场无形的压力测试。

  当下,内容营销已成餐饮行业“标配”。消费者在短视频中刷到某个奶茶店又上了新品、火锅店出了优惠套餐,心动总是发生得很快,但从“刷到”到“吃到”,还隔着比价、跳转、购买、消费等等环节,如何减少中间的磨损,一直是商家的痛点。

  团购是解法之一,缩短了消费者从“心动”到“购买”的链路,但传统团购依赖到店核销,而受制于天气、距离、个人状态等等,都可能浇灭消费的冲动;即便是出了门,面对暑期亲子家庭、朋友聚会、情侣逛街等等复杂的人群画像,消费需求愈加多样。

  需求在,但想抓住难,这就是暑期黄金档的另一面。商家需要一个机制,既能广泛触达、又能快速转化,还能保障产品契合精细化的需求,为复购打好基础。

  近期,浪潮新消费关注到,抖音生活服务升级 “随心团”,核心是一品双开——用户购买团购券后,可在一定时间内自由选择到店核销或配送到家,为上述问题带来了一个可行的参考解法。

  商家价值:低成本,撬动确定性增量

  “随心团”并非让商家从零开始重构一套到家业务,而是对其既有抖音到店经营的一次“轻量级”赋能,以极低的边际成本,做一道关于“场景”和“流量”的加法。

  最重要的优势就是门槛低。对商家而言,接入“随心团”,只需在现有团购商品上勾选配送,即可一键覆盖“到店+到家”双场。

  前台几乎不变——货盘还在直播间里讲,短视频照样拍,货架依旧同步——只是把团购商品的履约方式从单通道,切换成双通道,把游离在门店之外的大量即时需求收入囊中,生意天花板被骤然抬高。

  这一点,对于强调“新鲜”“即食”鲜食品牌而言,助力不小。如主营海鲜刺身的品牌蓝塞夫,暑期主推“三文鱼+甜虾”套餐,通过随心团开放了“核销、到家”双通道,并将价格打到了原团购价格的84折。

  通过拉长直播时间,将原本通常而言是集中在“周末大餐”场景的三文鱼,做到了周中增量300%+,这就是把“看得见的新鲜”,变成“手边的满足”。

  其次,随心团所支持的“到家”场景,是天然的新品测试器、爆品放大场。

  原因很好理解,“到家”场景意味着用户无需付出时间与出行成本,尝鲜风险小,因而支付意愿更强,天然适合做新品测试。

  袁记云饺就在立秋时分,以“秋天的第一顿饺子”为主题切入,直播画面中心配上“秋天吃饺子、袁记送到家”几个大字,提示产品可外送;产品组合用“招牌品+小份量新品”,既是满足用户的凑单、尝新双需求,也为品牌提供了新品测试的天然场所。立秋当天,品牌配送核销单量环比提升143%。

  同时,“到家”场景也能凭借便利和囤货属性,把爆品声量放大。

  华莱士在“全鸡”这一大单品限时回归之季,接入随心团。

  直播内容上,主播为消费者勾勒出“宅家享受”“高温不出门”“吹空调吃炸鸡”等场景画面,顺势引出“可配送到家”服务,强化消费动机;同时,以“十件套加倍不加价”、限时倒计时、以及紧凑推品节奏,激发用户囤货心智,直播当天销售额突破千万。

 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,随心团所支持的“一品双开”模式,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相互反哺,帮助实体品牌门店做长线生意。

  一次高满意度的到家体验,会成为门店的广告。这些因低门槛首次尝试的用户,极大可能转化为未来的到店熟客;同时,商家也可以通过次卡等形式,与用户建立一种长期的、可预期的互动关系,从“卖货”转向“用户LTV运营”。

  冰淇淋品牌八喜在将随心团进行常态化运营后,不仅更大范围地打开了品牌生意,4英寸的新品蛋糕上市7日内便攀升至垂类销售TOP1,更是为品牌赢得了口碑。

  打开团购产品的评论区,可以看到不少消费者的声音:“已经回购好几次了”“承包了我们家今年的生日蛋糕”“后面有需要还会再买”等等。“在家里尝第一口”的确定性,变成了“下一次到店买”的信心。

  对商家而言,随心团是一个高弹性、低风险的增长工具。它用最小的改动,盘活了存量资产,实现全域生意的延伸,实实在在地做大了线下商家的蛋糕。

  用户价值:轻决策,兑现多场景需求

  如果说对商家而言,“随心团”是一种撬动增量的工具,那么对消费者而言,它带来的核心价值在于:把消费的选择权,重新交还给用户。

  如今的用户,已经不是简单追求低价。无论是心血来潮的冲动下单,还是三五好友的临时聚会,他们更关心的是,如何在繁忙又琐碎的日常中,用最小的决策成本和行动成本,获得即时的满足感。

  而从用户视角出发,随心团所具备的三大特色,正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价值。

  其一,是“刷到即得到”,决策链路被压缩到极短。

  在抖音,内容场与交易场高度融合,用户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看到心动商品,无需跳转,情感或兴趣可瞬间转化为消费行动,然后只需坐等商品送到手中,消费体验顺滑舒适。

  以麦当劳为例,麦当劳的“可乐杯”作为90后一代的共同回忆,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,在社媒上一直保持着极高的热度。

  而这次,可乐杯成了麦麦甄选双人限定大套餐的赠品,品牌也以此为亮点,结合白天、夜宵时段的不同需求,做出了场景化的内容呈现。

  肯德基也借此路径,减少了效率磨损。这个暑期,肯德基“至珍七虾堡”回归,品牌方在直播间中为该品配上了魔性的“虾头舞”,不仅有大虾的群舞,两名主播在直播时,旁边也配上了大虾跳舞的虚拟背景,视觉与情绪双重拉动,十分洗脑。

  过去,用户刷到这样的画面,可能只是会心一笑,下次路过门店才产生消费;而在随心团机制下,这股冲动完全可以在当下被转化,几分钟内完成从“心动”到“行动”的全过程。

  其二,是将消费丝滑嵌入当下,门槛被拉到更低。

  “配送到家”,意味着用户无需改变当下状态。无论是埋头工作的午间、好友相聚的客厅,还是周末的“宅家”懒人模式,消费都能以一种“无感”的方式嵌入,而不必成为需要额外付出精力去完成的“任务”。

  蜜雪冰城就很好地利用了随心团的这一优势,上线了适配多人聚会场景的“N选1次卡商品”。

  以往朋友聚会时,大家口味不一,要么有人妥协,要么分头出门各买各的,打乱了聚会的氛围;而现在想喝到划算的奶茶,不需要再分头出门,只需在直播间下单一张随心团次卡,便可以分多次、按不同口味核销并配送到家,交氛围与畅聊节奏丝毫未被打断。

  绝味则精准切中了另一高频场景——龙虾季的夜宵。当用户在深夜馋虫被勾起,却很可能因为懒得换衣服出门而作罢。

  绝味利用了随心团的到家属性,将“小龙虾+代金券”组合打造成了夏日宅家的宵夜自由套餐,并配上男团DJ打碟的直播内容,为用户营造沉浸式的夜宵氛围。

  其三,是专属货品与优惠带来的体验加码。

  随心团不仅仅是为商家增加了一种履约方式,还通过平台与商家共同让利,为用户创造了比传统渠道更具吸引力的价值感知。

  比如茶百道,不仅推出随心团渠道的独家次卡产品,还有热销品配送减免活动,用户下单时的心理决策门槛显著降低,获得了3日配送环比提升170%的成绩;

  益禾堂则在全场免配的基础上,推出了仅供随心团专享的“大桶版”独家产品,营造稀缺感,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惊喜感,让消费的价值远超产品本身。

  归根结底,“随心团”的价值,远不止多了一个配送选项。

  它给了优质品牌商家一个低风险的增量场,一套内容、两端承接,把履约从单轨扩成双轨,为生意加上杠杆;也给了用户一次自由的选择权,将消费从一种需要周密计划的“任务”,变成一种随心所欲的体验,为用户带来了最深层的心理满足。

  对行业而言,它更像一个信号,标志着餐饮行业竞争的核心,正从价格和流量,转向对用户每一个具体的“时刻”的理解与满足能力。行业的未来,将属于那些能提供“弹性”服务,真正融入用户生活的品牌与平台。



(免责声明: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。本文所涉文、图、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。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、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亦不构成任何购买、投资等建议,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。)